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文氏抬眼瞧她, “他也给你写信了罢。”

  文迎儿随口道:“我看过了,是一样的意思。”

  文氏很聪明,家里的事她多少会知道,文迎儿与冯熙在行前生了嫌隙,就怕没有台阶下。这是她收的冯熙的第一封信, 估摸那军差是一起送到冯宅的,文迎儿肯定也收了。

  看文迎儿现在客客气气,提到冯熙没什么思念担忧,就怕她不想给冯熙回信,文氏只好出此下策了。

  文氏按着她,“你现在就写了吧,写了我看看有没有补充的,就让小厮跑腿儿去了。”

  文迎儿没办法,只好按文氏的意思草拟了信。

  回到冯宅,桌面边上的盒子里已经放了数封。从他第一天行军开始,每日一封,军里行走快马送至,那行走现下里都已经极其熟识冯宅了。

  信她没拆过。本来打算一封不看的,但她今天听文氏讲了信,等于已经知道了,那拆不拆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便让绛绡来帮她都拆了。

  绛绡满怀期望地拆开第一封,神色立刻黯下来,拿给她看,满张信笺上框里有十几道红线,就只写了两个黑色干墨的草字:“无事”。

  第二封再拆开,还是“无事”。

  第三封:“无事”。

  ……

  全都是无事。

  文迎儿远远瞥了一眼绛绡手里的一堆“无事”,让她放进盒子里关好。

  绛绡跟着文拂樱学过字,就算不多,这两字也认得。文迎儿让她把盒子拿走,“如果以后都是无事,就不用告诉我了。如果有事,你看完了拣重要的跟我说。”

  绛绡叹一声。

  文迎儿许久没注意过绛绡了,这时候看她杵在那里,想起来上次文拂樱过来和绛绡说了什么悄悄话,这次就问她:“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

  绛绡看见她的眼神一凝重便腿软,这都是上几次留下的后遗症,两个手指头碰了碰有些局促,想了想还是实话说:“上次文大姐儿来确实交代了我点事,她希望你不要与外面接触过多,如果你去了哪里,就让我差人事无巨细地告诉她,而且她还威胁我……”

  “我与外面接触?”

  “她说,还是和外边疯传的崇德帝姬有关。娘子的长相与那帝姬太像,外面见过您的会有这说辞,传出来风言风语。外面杂剧里也都在唱,崇德帝姬百日祭的时候,就有人私下里在街面点火烧纸;上个月鬼节,又有烧纸的、打扮的在街上闹鬼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

  “上次去荀宅的事她也从冯大姐这里知道了,说宫里有人在利用这事捣鬼,与政事有关,牵扯文家,因此怕有人因为这个勾搭你出去……打你主意,害你危险。”

  文迎儿笑一声,“她觉得我和文家会有什么危险?”

  “……这我真不知道。”

  “你刚才说她威胁你?”

  绛绡咬了咬嘴唇,“她说,如果一旦我没像她如实禀告,出了什么事的话,我那卖了我的爹,就会遭病灾……”

  “你爹?”

  绛绡突然又跪下了,有点泫然欲泣:“我爹虽然卖了我,但我过上了好日子,他一辈子就倒个泔水,也犯不着谁。可是文大姐说,与崇德帝姬有关的都是杀头的大罪,如果娘子你与那些想从崇德帝姬身上涝死人油水的人扯上干系,那她文家就会有大难,如果文家有难,我和我爹的烂命就保不住……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她说我不需要懂,更命令我不能告诉你,只要偷偷传话告诉她你每天见了什么人,去了哪儿。她派了个文家的小厮,天天晚上守在冯宅等着和我会一次面。上次娘子和管家去乡下的事我告诉了她,去开封府的事我告诉了她,但是去香庵和玉清神霄宫那两次,我没说……”

  “别哭了,”文迎儿心下已经了然,她自己越发知道,文家对她的身份了解,因而才特别害怕窝藏她的事被抖出去。所幸绛绡前头犯了两次错,认了她为主,尤其是香庵试探的那一次她没说,可见她是忠心的。玉清神霄宫与韵德的会面,郭管家知道一些,但文家恐怕不会特意去和他打听。她私下得和郭管家多交代几句。

  文迎儿很清楚,“长得像”和“真的是”,那是天壤之别,“长得像”得人一乐,引人注目,还能因此赚钱领赏,升官发财,但“真的是”,恐怕定会触怒那高高在上的人……

  听冯熙与韵德的话,她过去并不优渥,反而经历凄惨。如果这些事情由她的口中诉诸于众,上头那些欺辱过她的人,还能不反扑死她么。她已经不再是傻子了。

  她于是交代绛绡:“你继续每日向文宅报我的动向,什么能说什么不能,你问我即可。”

  绛绡道:“他们会不会派人跟踪娘子?”

  文迎儿沉吟:“她既然还在问你我的去向,就还没到那一步,我们顺着她意思来便是了。且……她是我大姐,她说的话有道理,我应当听着的。你帮我约她来一趟,正好大姐的婚事上我还得参详她意见。”

  文家现在还只是担忧,因此才会从绛绡身上下手,再差人跟踪便显得多余了。更何况,冯熙知道她的身份,只要离家一定会暗中设防保护她。

  虽然冯熙所设的人从来没让文迎儿看见过,但她却也很清楚,他的视线只会无处不在。若不然她出了事,他又怎对得起火场将她偷出来的苦心呢。

  绛绡答应下来。

  到了下午时,霜小又过来请示,文迎儿一见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又要去孔慈那里。

  孔慈不到荀休案例也不归家,她便跑得更勤了,说是“替二哥和娘子照顾孔家一家老小,他家只剩下妇孺,初来乍到的,吃的也不省得去哪里买,还是咱们照顾着些方便。”

  每次都能想到新词,文迎儿瞧她眼睛晶亮闪烁,倒是觉得很喜欢。想争取什么就大胆地去,不遮不掩,办事聪明又勤快。文迎儿对她的吩咐是,只要冯宅的事办妥了,想怎么样她都可以。

  倒是想到冯君,已经不满意的婚事仍要强硬坚持,往好听了是为亡父家族,往难听了便是为她不肯放下的尊严。

  下午冯忨放课后,她依着约请盛老先生与他那妾室出来,一并租了马车往小云寺去。

  她戴着帷帽,等到了小云寺里也不摘下,那婢女扶着盛临下车,一见那殿顶仍然金光大炽,便道:“修缮得很快。”

  “转眼已经五个月了。”

  “差不多半年,就看不着丁点儿着火的痕迹了。”

  文迎儿笑:“就连人也不过只烧一两个时辰便能成灰,不着痕迹,何况这寺庙,房梁木材一换,画师工匠一涂抹,还能留下什么?”

  盛临睁大眼睛:“我的画!”

  他身边那着婢女衣裳,实际上是妾室的女子这时一莞尔:“您的画指定得留着呢!”

  盛临摆摆手:“大火无情,这天家之女也留不住,何况是我那画。原先他们将我那画当成吴道子的真迹,无人能识,我也不敢开口,如果当真已经被火烧了,那倒是天意代为惩罚我,我也不敢留遗憾……老天爷不将我这老头子命带走,我就得感激他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