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1 / 2)





  老妇人摇摇头,“我不知道。”

  “那个同学后来有没有找到他丢的东西?”

  老妇人再次摇头。

  看来你也从没问过。沈异书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父母宁愿出大价钱给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他学各种技术才能,却不肯屈尊听孩子说几句话?为什么明明那么爱自己的孩子,却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往坏处想?为什么跟孩子朝夕相处,一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本应该最了解孩子的父母,却根本不相信孩子说的任何一句话?为什么旁人的任何一句评论,就能把你苦心养育的孩子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或者精神病人?

  “她确诊是精神分裂症吗?”她又问。

  “医生一开始不肯确诊。但后来……我也没想到她真的是这个病。我只是觉得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那时候她怎么都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她从医院逃出来三次。”

  这么说,她逃出来,你又送她进去?连续三次?虽然她不知道朱艺是否真的是精神病,但多次入住精神病院的经历很可能真的能把她毁了。如果所有人都把她当成精神病,那她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养母曾经说过,当你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你看待事物包括认识自己的方式也会改变。

  “所以,当你认为自己是美女的时候,你就会成为美女,而当你认为自己的丑八怪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丑八怪。”以此类推,当你认为自己是疯子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疯子。这就是朱艺的经历吗?被人贴上标签,然后扔进了粪坑,即便有人把你拉出来,别人也永远能闻到你身上的臭味。

  她看看手表,站了起来。

  “他马上到。请你再等一等。”老妇人看出她急于离开。

  现在她觉得这房间里的每样东西都好像在嘲笑这位失败的母亲。尤其是那张优秀教师的颁奖照片,更像是一种讽刺。

  “你最后一次看见朱艺是什么时候?”她随后问道。

  “是15年8月,那次,她看上去气色不错。”老妇人的脸亮堂了起来,“她说她挣钱了,还在外地买了一套房子。她说等她安顿好了,就接我过去住。她不想再住在x市了,这一点我理解,因为这里的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她。”

  “如果她买了房子,那可得挣不少钱。她干什么工作?”

  “她没说,但是她给了我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我放在那里面了……”老妇人指指柜子里的纸箱,“很漂亮的公寓房,不过只照了房子外面。——其实,我怀疑她是租来的。”

  “你认为她骗你?”

  老妇人凄惨地笑了笑,“就像你说的,买房子需要很多钱。她连高中都没毕业。如果她真能找到工作,也不会是什么好工作。哪有本事挣到什么大钱。”

  “你问过她吗?”

  “最后那次,我问过她。可她没说。”

  “她后来又见过你吗?”

  “没有。不过不久后她给我打了个电话。她向我借钱。我问她,你不是有房子吗?她说房子已经卖了……”老妇人低声笑了,“我问她要钱干什么,她不肯说,然后就开始骂我,说我害了她,说我不该把她送到那所学校去,又说我不该让她学小提琴,我们吵了起来,后来她就挂了电话……我后来常常想,如果那时候,我对她好一点,她也许就不会……”说到这里,老妇人的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泪水。

  朱艺母亲的朋友果然不愿意带着一个装满书信的纸箱上路。他在楼上就面露难色,可朱艺的母亲全然不理会他,一定要他带上。

  “别看我身体好,我也快70了。我实在懒得带着它跑200多公里。”下楼的时候,他抱着纸箱对沈异书说。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个箱子?”

  “带回家就烧掉。不过,警察小姐,你可不能告诉她,要不然,我就没脸见她了。”

  “你要烧掉?”

  “不然怎么办?”

  她的车就停在不远处。

  “要不……你把它放在我车上,我来处理吧。”她想她这么做纯粹是出于对朱艺的同情。她能体会当朱艺被送进精神病院时那种众叛亲离的感受。

  那位朋友听她这么说,很是高兴。

  “你愿意帮忙处理这些东西,那就太好了。”他立即把纸箱递给了她。

  “听说朱艺跟你儿子……”她道。

  男人连忙摇摇手。

  “没那回事。那是我们几个大人在瞎起哄,其实那两个孩子对彼此都没什么兴趣。我儿子觉得朱艺脾气太坏,有一次,他们吵架,朱艺还把我儿子的眼睛打青了。”

  “看来她的脾气是够坏的。他们为什么吵架?”她打开了后备箱。把纸箱放了进去。

  “朱艺想让我儿子作证说她没偷东西,我儿子不肯。”

  “他不肯?是他知道什么不肯说,还是朱艺让他帮忙说谎?”

  “我事后问过他,他说偷窃事件发生的时候,他跟朱艺在一起,他陪她去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文具了。”

  “那他为什么不肯作证?”

  “被偷的那个学生是故意要整朱艺,因为朱艺打过他,两人吵过架……”那个男人露出尴尬的神情,“我儿子那时候可能也不想得罪人吧……呵呵,不过,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知道得也不清楚,现在更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她开车回到自己家时已经接近中午。今天她给自己的任务是把她从养母办公室带回来的文件通通看一遍。可等她吃完午餐,把所有的文件摊在面前,正打算好好研究时,下属赵滨的电话打了进来。

  “头儿。现在有空吗?”

  “你说。”

  “我查过李教授去世前的行踪。她是2月15号入院的。她大约每天都会离开医院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护士说,她有时递请假条,有时没有。我特别查了她去世前一周的外出情况。2月27日上午她去过一次附近的银行,3月1日下午她在医院附近的咖啡馆见了你丈夫言博,3月2日,她在病房里见过一个女人,据查,这女人就是你说的舒巧,她们谈了将近一个小时。3月3日整天她没出门,但有两个访客,签字的叫王晓。根据护士回忆,她给她们两个一人一个信封。除此以外,那天她在医院病房接收过一份快递。目前还不清楚里面是什么。”

  “是什么快递公司?”

  “这也不清楚,她在病房门口签收的时候,有护士看见了。3月4日,她没有出过门,除了你之外,还有一个访客,就是舒巧,她大约早上七点左右到的,在病房逗留了5分钟就走了。她跟你母亲只说过几句话。”赵滨的报告完毕。

  养母被害那天,舒巧果然去见过养母。黎江应该早就知道这点了。

  “有人听见她们说话吗?”

  “没有。据护士回忆,两人的谈话并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