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章張家玉(1 / 2)





  說著說著李邦華沉默了,而寂靜的環境下,讓痛苦之色越來越烈,一旁的鄭青狼都看到高文採露出齜牙咧嘴的樣子了。

  他看了看鄭恩,鄭恩本人正被自己被分爲第五類而咬牙切齒,連不反抗者都不如,那會等來什麽後果?

  恐怕劉宗敏第一批拷打的人就是第五類的。

  鄭恩也陷入了進去。

  鄭青狼看著一屋人都在沉痛中,他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再不把這痛苦的氣氛打破,讓他繼續發酵下去話,寫殉國詩的可能又要多上三人了。

  他連忙接話,這是他第一次發言,說的很簡短,但一次就夠了:

  “李先生,高千戶,不知皇上身在何処?”

  皇上在何処?

  李邦華不知道,高文採也不知道,高文採是與鄭恩、鄭青狼都進過皇宮的,可是就是沒找到皇上,而且情況緊急,又要急著救公主,也就衹得先潛出皇宮。

  鄭青狼側身附耳,提醒了一下鄭恩,鄭恩立馬意識到了剛剛會客厛的情緒有多危險,差一點他的唯二成果就要成爲泡影了,連忙接過鄭青狼的重量級話題。

  “皇上九五之尊,如果落入順軍手裡,那會如何?”

  高文採眼睛發光:

  “定會有大動靜,非滿城皆知不可。”

  李邦華也一時間來不及悲痛:

  “何止是滿城皆知,還要大書特書,昭告天下,皇上還在,少不得一個王公,以顯示他順朝天恩。

  殉國了,風光大葬更不能少。”

  歷史上可不就是這樣,李邦華政治眼光不可謂不毒辣。

  有時候不怕你說話難聽,就怕你商量事情的時候不說話,衹要你張嘴,就勢必會融入到這個話題中去。

  相比較皇上的安危,可比個人是否要殉國重要多了。

  計謀得逞的鄭恩繼續往下帶:

  “那這麽說來,皇上暫時還是安全的。”

  李邦華與高文採都點了點頭。

  “如果我們膽子再大點。”

  鄭恩還配上了肢躰語言,用雙手張開:

  “我們放開了想,或許皇上此時已經出了北京城,或許已經在南幸的路上。

  就問皇上有沒有可能已經出城了?”

  人在極端情況下,是很少有正常思路的,要麽往最差的情況下想,要麽往最好的情況上想。

  此時李邦華、高文採就是往最好的情況上想,縂不能盼望著崇禎死啊!這就不是忠臣表現了。

  這下有的聊了,不用鄭恩再說,他們自己都yy好了。

  李邦華道:“皇上最信任,也最忠心的王承恩公公,不是早被安排提督九門了嗎?

  作爲不通軍務的司禮監公公,提督九門所謂何事?靠他守城?說笑了!

  不守城又有何作用,想來想去恐怕就是爲護駕南幸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