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18节(1 / 2)





  至于杨云清他们这些刚刚考上秀才的考生, 当然也叫生员, 一般是只有一二成的人可以被拨到府学,其余的自然是去县学了,这个一般根据考上秀才的人数或者是其他因素决定, 每年的人数都不大统一。

  因而刚刚楚嘉泽听完杨云清的回答后就直接说道:“名额虽然现在还没下来,其他人可能不好确定,但是我们两人,一个第一,一个第二,除非几年府学那边一个不收,否则最后我们两人能去府学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吗?”

  楚嘉泽说的的确是事实,杨云清他最后是肯定会被拨到府学的,但是被拨到府学或者县学也不代表着真的必须去,被拨到的秀才只是名义上属于府学或者县学,所以大家也可以自己选择去不去。有的秀才就因为是外县的原因,家庭经济状况不行,放弃入学,也或者是纯粹不想离家太远而放弃府学选择县学。而这样一来,后面名次靠后的秀才就能捡了个便宜了,他们便能顶上那个被放弃的名额到府学去进学。

  而杨云清一看家庭就是比较富裕的,根本不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放弃入学。但是楚嘉泽担心他会因为其他原因而不到府学来,心里不放心,所以亲自过来问一遍。虽然他比杨云清大个好几岁,但是在他内心里却是早已把杨云清当作一个值得认真看待势均力敌的对手,这样一来,当然是以后一起进府学学习,朝夕相处,他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比杨云清差在哪,这样以后才能超过他。

  杨云清看着楚嘉泽那认真的表情个,明白今天若是不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他肯定不会作罢,所以杨云清想了一会,也认真说道:“若是最后能拨到府学,我自然是要去的。”

  听到杨云清这句话,楚嘉泽终于安心了,他笑着对杨云清说:“那我就在府学等你了,你到时可不要不来。以后在府学,我一定会超过你的。”

  杨云清听着楚嘉泽这句话,内心有些失笑,在他看来,楚嘉泽就是一个一心想超过自己的小孩子,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能看出他性格很直率,杨云清还是蛮喜欢和这类性格的人打交道的,相处起来十分轻松。

  楚嘉泽他来找杨云清就是为了问这一件事的,所以问完之后,他婉拒了杨云清要请他进去喝杯茶的建议,直接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开了。

  第二天杨云清他们一行人一大早上就坐上马车准备回去了。兴许是因为院试考完,一路上的心情也松快了许多,也不觉路途难捱。至于王氏夫妇,至今还沉浸在儿子考上秀才的喜悦当中,一路上的心情好像要飞起来了一样,恨不得赶紧回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去说一遍这个好消息,就算家里银子不多,也要拿出些办个酒席庆祝一下,毕竟他儿子考上秀才这可是祖上冒了青烟了。

  而那边的李父,他本就不是什么严父,对于这次儿子没有考上秀才也没有过分在意,反正他儿子还小,以后难道还能考不上吗?而且现在他还担心儿子心里不好受,一直没有提起这个话题,反而在问儿子回去之后想吃些什么想要些什么,他让人去寻去。李高朗他虽然内心是有点遗憾失落的,但是那个情绪早就过去了,所以他根本没有发现他爹是在照顾他的情绪呢,他还以为他爹和他一样,对这次结果也看开了呢!

  很快,杨云清他们就回到了祁县。

  马车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外面看门的小厮赶紧进去告诉了海伯。海伯他一听少爷回来的消息,赶忙出来迎接自家少爷,然后还吩咐下人去拿鞭炮来。

  而杨云清他刚刚一下马车,就听到了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很久才停歇。“少爷,您终于回来了!”海伯走过来激动地说着。

  “快,快,少爷先进来,老奴马上让人去烧热水给您沐浴。”海伯也是知道杨云清这个习惯的,每次出远门坐马车回到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沐浴一番。

  “嗯,这段时间我不在,辛苦海伯您盯着那边建厂的进度了,您现在也进去歇歇,以后不用特地出来迎我。”杨云清看着海伯这样也有些愧疚,这段时间那些杂事几乎都压在了海伯身上。

  “现在看着少爷您考上了秀才,老奴这心都要高兴的跳出来,一听少爷您回来了,就想赶紧出来见您。至于那边厂子,您放心,老奴还是有精力去管的。对了,过几天咱们得去给老爷烧纸去,让老爷在地下也知道这个好消息。”

  杨云清对海伯的话自是赞同,这也是他穿到原身身上应该做的,前面几年也是年年都去,只是今年这次去意义总归是不同的。

  在家休整一天后,杨云清就带着礼品去了张夫子那,也算是报喜了,张夫子对他是尽心尽力,期望颇深,他现在考上了秀才自然是需要去和张夫子说一声。

  见了张夫子,还没等他说话,张夫子就笑着对他说:“我果然是没有看错你,这次你果真拿下了小三元,自从这个消息传过来,你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往我这塞学生,你这也算是给我涨脸了。”

  “夫子您严重了,这也多亏是您教的好,要是没有您,我指不定现在还落第了呢!”对于杨云清来说,张夫子对他真的是没话说,平时也没少抽空给他开小灶,每天给他授课的时间比其他人都多,可以说自己如今能考上秀才,真的得有张夫子的一半功劳。

  “行了,这一切主要还是因为你天资聪颖而且还比别人勤奋自律,否则你夫子我再怎么上心也没用。”

  杨云清听了张夫子这句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就没有接话。

  而张夫子他继续说道:“你现在中了小三元了,也可以去信和江腾说一下,他之前走的时候对你这次院试的结果也是很上心的。”

  杨云清虽然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小三元比起□□来说真不算什么,大周朝估计有不少,为了这样一点小事给江师兄去信实在是太打扰了,但是现在张夫子发话了,他也只能照做,虽然内心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杨云清和张夫子又说了一会话,也就回去了。下午的的时候他又去了他的那个第一任夫子许夫子那里,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许夫子现在身体好了一些,能起来了,每天还能出门走几趟,这下听到了杨云清带来的这个好消息,自然是十分替杨云清高兴,激动地拉着杨云清说了好一会话。杨云清一直耐心地陪着许夫子聊着,在他心里,这个许夫子和张夫子都是对他十分重要的两位老师。

  下午,从许夫子那回到杨府不久,他就听到小厮过来禀报道:“少爷,外面秦知县他又派人过来了。”

  第39章 去工厂 杨云清有些奇怪,不知……

  杨云清有些奇怪, 不知道秦知县这次派人来是干什么的,于是就一边思索一边快步走到前面正厅去见秦知县派来的人。

  那名正坐在正厅等待的衙役见杨云清走过来之后,赶忙起身, 弯下腰来给杨云清拱手作揖。

  杨云清过去让他起来, 不必多礼,接着才开始询问他的来意。

  衙役拿出一个鼓鼓的布袋, 双手递过去道:“这里面是四十两银子,是知县大人奖励此届考生秀才的士子的, 其他人是二十两, 而杨公子您因为中了小三元, 所以知县大人特地给您翻了一倍。”

  祁县本来就不是科举大县, 每次院试考上秀才的人少的可怜,今年还好, 考上了四个,往年有好几次都是一个没考上的。县里有人考上秀才对于在任期里的知县来说也算是一项政绩,所以历任祁县的知县都会给新考上的秀才一些银钱奖励。而今年秦知县收到府里送来的捷报, 得知杨云清院试又是案首,中了小三元, 心里更是高兴, 直接把他的奖励翻倍。

  杨云清虽然现在家中不缺这点银子, 但是也知这是县里给考上秀才的士子的一番心意, 所以并未推辞, 就直接收下了。然后又道:“那就多谢秦大人了, 还请代我转告秦大人, 学生以后必会多加努力,不负大人期望。”

  “好,小人一定给您把这话带到。”衙役因为今日还要当值, 不便久留,所以很快就离开了。

  送走了衙役之后,看时间还早,杨云清就带着来福一起去了县城外,想看看工厂建的怎么样了。他之前几个月就来过几回,其余时间都在家中备考,但是这边交给海伯差人负责他一直都是放心的。不过有时候若是这边有什么海伯拿捏不准的,也是会找杨云清商议的,所以杨云清对这边的进度有个大概的了解。

  快到了的时候,还没有靠近那边,就已经能听到那边正在干活的动静。因为正在建工厂,到处堆着砂石砖块,马车也进不去,所以杨云清就让来福把马车停在一块空地那,然后就下车向里面走了过去。

  来福停好马车,见杨云清已经往里走了,赶忙着急的从后面追过来喊道:“少爷,这边到处都是砖石,您小心些脚下,千万别摔了。”

  “嗯,没事,我知道。”虽然现场到处是砖石有些杂乱,但还是有平坦的地方的,杨云清就挑着这样的道走了过去。

  而在建的工厂前面,管事的本来正在协调那边的工人干活,为了干活方便,大家都穿的灰扑扑的,所以杨云清穿着一身淡绿色的长衫在这边还是挺显眼的,管事他一转头就看到了。

  管事一见少爷来了,就赶紧招来一个人,低声交代几句,把手头的事交给他,就立马跑到自家少爷那边。这边到处都是石头沙子,场地杂乱,万一少爷一不小心受伤了那可不是小事。

  杨云清见管事过来,就直接对管事的说道:“你忙你的去,不用管我,我就一个人在这随便看看,快去吧!”

  “那不行,这边这么乱,小人我要是不跟紧您,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和管家交代。少爷您还是让我在旁边跟着您吧,而且小人天天在这边,对这边啥事都熟得很,您要是有什么疑惑,还能直接问小人呢。”管事坚定的说着,死活不愿意让杨云清一人在这边走着。

  杨云清见这个管事这么坚持,就没有再拒绝,也就顺了他的意,让他在一旁跟着了。

  因为杨云清来的次数少,所以这边大半的人都不认识他,这个时候见到了他,自然不免走神的看着他,但这些杨云清也未在意。

  现在是八月,天气热得很,现场有不少人在干活的时候打着赤膊,虽然身上都是汗水,但是干的却是十分起劲,没有一个偷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