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53节(1 / 2)





  杨云清他太年轻了,这才踏入仕途几年啊, 现在还不到二十五岁,却能站上大部分人奋斗半生才能达到的高度,这个他们心里能平衡就怪了。

  而且陛下现在提的这个户部侍郎,也就是户部左侍郎,因为在几个月前辞官归乡,位置便空了下来,一个萝卜一个坑,下面早就有人盯住这个位置想挪上去了,现在半路中杀出个程咬金,他们还能忍?

  而且魏洲他作为户部尚书,早就打算趁此机会在这个位置再插上自己的人了,对这个位置也是势在必得。

  这个时候,不用他说话,一个眼神示意了一下,便有人站了出来道:“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杨大人现在不过二十有四,除去在翰林院的时间,也不过才踏入这官场三年,现在让他担任户部侍郎一职,是否资历上是浅了点?”

  “臣附议!”上一个人说完,便有人出声道。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赞成,朱次辅一见就知道刚刚说话反对的那两人是魏洲示意的,既然如此,他就更不能让魏洲如愿了,而且反正他也没打算往那个位置安排人,所以若是户部侍郎一职给了那杨云清,他能看着魏洲吃瘪,那么也值了。

  而江腾自然也知道朱次辅的想法,而且他和杨云清也算是有点交情,也不吝啬给他出一把力,顺手帮他一把,于是他上前道:“陛下,臣认为杨大人可以胜任户部侍郎一职。杨大人虽然年轻,但是这做出来的政绩是实打实的,而且之前拿出来的水泥,让江南还有两湖之地免受了多少损失!”

  “要是仅仅因为杨大人年轻,便不授予其户部侍郎一职,那么以后选官难道是要改成看年龄了吗?”江腾看着刚刚那个反对的人又讽刺道。

  吏部侍郎道:“陛下,虽然杨大人能力上可以胜任户部侍郎一职,但是这升迁的未免有些太快了,一入官场没几年便升到了正三品,这个在我们大周朝历代以来也是从臣以为不如先给杨大人授予一个别的官,等杨大人再做出什么功绩的时候,再升没有过的。官也不迟。”

  这个时候,任次辅作为杨云清的老师自然是看不下去,直接站出来道:“升迁怎么快了,这知州正四品,户部侍郎正三品,然后还拿出了水泥,既让江南两湖之地减少了损失,又充盈了国库,而且还将沔阳一个凋敝之地治理到如今的模样,这往上才升一级怎么了?”

  然后任次辅又慢悠悠道:“先前这让杨云清任沔阳知州,可不是你们吏部排的吗?这当时名单齐侍郎你作为吏部侍郎应该也是经手的吧,当时怎么没有提出异议说知州一职高了呢?”

  他这话除了是说给吏部侍郎听的,还是说给魏洲听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插手,把他的学生调到了沔阳,后来经过一系列调查才摸到魏洲那边的尾巴。

  虽然他学生因为沔阳得了不少功绩,但是那是他学生的本事,这个也不代表他看开了魏洲让人在背后捣鬼的行为。这些他可都记着呢!

  现在就是不知道魏洲听了他的话作何感想了,不管怎样,这还是他当日种下的因呢。

  而任次辅这话一出,吏部侍郎就噎住了,虽说知州是正四品,但是当时那么一个凋敝之地的四品知州,恐怕连京城里的五品、六品官都不如,所以当时想对付这个杨云清的时候,才会毫不犹疑的把他给调任到那里。

  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现在反而是成全了这杨云清,让他在那做出了不小的功绩,给了他升迁的理由。若是可以料到现在,他们当时必定不会让他捡着这个便宜。

  魏洲他显然也听出了任次辅的话中之意,只是却也不好反驳,不过他道:“任次辅可是因为这杨云清杨大人是你的学生,才会为其说话的,这样是有些不妥吧?”

  “怎么?魏大人认为本官说的不对,而且本官是举贤不避亲,杨云清他有能力我自然要挺他的了,我可是问心无愧。”任次辅坦然地回道。

  反正他早就和魏洲交恶了,也不怕在与他多作对几次了,所以直接回话堵了他。看着魏洲的表情,他才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行了,都停下吧!这杨云清任吏部侍郎也不过是官升一级,功绩足够了,朕还觉得是委屈他了呢!若是哪位爱卿还有异议,就等着你做出杨爱卿的这番功绩再说。”

  下面众人听着皇上此话,便知道皇上现在已经是铁了心要提拔杨云清了,顿时也不敢再多话,只能沉默。

  杨云清他现在的官职不能上朝,自然就听不到朝上这一番争论。

  于是最后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杨云清任户部侍郎。

  而朝中当时反对的人见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也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他们还能怎样?难道还能把人给搞下来?而且纵使他们想,这杨云清能走到这个位置了,还能没有两把刷子,任他们搞?更别说他的老师任次辅还护着他这个学生了。

  魏首辅他见事情已经这样了,只能憋下这口气,毕竟当时还是他让这个杨云清去了沔阳那个凋敝之地,只是没想到他能那么快借此翻身了。

  他之前和朱次辅的一番斗争里最后虽然落败,但是官位还是保住了,只是经营多年的人脉,一下子去了有一半,而且他还怀疑这其中有陛下的出手。

  现在他也只能先按捺住,等着下一次翻身,扬眉吐气的机会。杨云清只能先让他笑着,暂时不能浪费人手去对付他了。

  当初要不是他不小心请了那个“大师”被识破,然后惹怒了陛下被调去边关押送粮草慰问大军,从而缺席了朝中几个月,他也不会让朱次辅占据上风。

  只不过现在虽然他落败,让朱次辅占据了上风,但是朱次辅也没比他好到哪去,朱次辅的损失和他也不过是半斤八两而已。

  任府中,杨云清正在和老师谈话。这三年虽然一直都有和老师书信联系,但是许多事情又怎么是信里面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所以现在杨云清从宫里回来之后,便来了老师这里。

  任次辅他将杨云清这三年来不在的时候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全部都详细的和杨云清见过了一遍,特别是因为魏首辅和朱次辅二人的争斗,而造成的朝中官员的变动。

  这些虽然之前在信里面大概说了一遍,但是到底没有现在当面讲来得清晰,杨云清听老师讲了几个时辰,最后终于把现在京城的状况都给了熟于心了。

  “没有想到陛下会让你担任户部侍郎一职,现在你还是到了魏洲这人的手下。不过你不用担心,他现在元气大伤,而且现在朝上的斗争也平息了,虽然还有些明争暗斗,但是也都没有摆到台面上去,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浪费精力来对付你。你以后只要小心谨慎一点就可以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暂时出不了什么事情。”任次辅说道。

  任次辅虽然知道杨云清现在肯定有能力在户部立下脚跟,但是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他一番。

  “嗯,学生明白了。”就算老师不说,杨云清也大致推断出了魏首辅那边的情况,所以当时陛下提出要让他任户部侍郎的时候他才没有拒绝。

  现在虽然呆在了魏首辅的眼皮底下,但是他还是自由的,而且到时候也能趁着在户部,多与其他部门打打交道,多了解一下现在朝廷里面的事情,户部本来就是六部之中,与其他部打交道最多的,这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就更多了,当时他刚出翰林院的时候,第一个想去的部门就是户部,现在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杨云清没过几日就到了户部正式上任去了。他现在在户部,作为户部左侍郎,上头就魏首辅作为户部尚书可以压着他,所以他在户部里过得其实是挺舒坦的。

  而吏部那边,此时又有了争端。这事说来还是和杨云清有点关系。

  第121章 油水   每年到了调任的时候,就有不……

  每年到了调任的时候, 就有不少人提前走动关系,好让自己能调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做官,就比如江南一带的富庶之地还有京畿附近州县, 年年都是热门的地方, 有不少人争抢。

  那些任期考核结果不太如意的或是人脉不够大的,这些热门之选当然是轮不到他们了, 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别处了。而沔阳正好就入了不少人的眼。

  沔阳现在虽然比不得那些富庶之地, 但是明眼人也能看出这三年来的迅速发展, 由此可见这其中的潜力。所以对于那些到不了富庶之地任职, 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官员, 沔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江南还有京畿那些州县他们去不了,但是这个沔阳还是能搏一搏的。

  所以有不少人就开始往吏部托关系了。一个地方要去的人多了自然就会起争端, 更别说托的关系不是同一人了。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既然收了人家的好处,事情自然就要给人干好。

  因为这个也算是合理范围内的调动, 想去那个地方任职的人基本条件都是符合的,如果都不托关系去运作一下, 那么被分到哪里完全就是靠运气。托了关系运作, 那么也就相当于在原本你可以去的范围之内, 把结果给框柱了, 这个也不算违规, 也是官场的潜规则了, 毕竟怎么可能人人都乖乖靠运气呢。

  而且如果不是这样, 这被托了关系求到头上的官员也不敢同意。只是这么一番下来,那负责这事的几个官员最后就僵持了下来,他们都没有想到要去这个地方的人居然还不少。

  僵持了一番, 为了不伤了和气,再加上这事也不宜大肆宣扬,因为本就是偷偷做的,所以最后私底下他们抽签决定,谁抽到了,那个地方就让谁去,这样最后才将这事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