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63节(1 / 2)





  “下官知道了,这就让人赶紧去。”

  第147章 施粥   裴安派了十几个人跟着江州知……

  裴安派了十几个人跟着江州知府安排的人一起先去施粥, 然后剩下的人都跟在了身边。

  “殿下,这边的下榻之处下官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入住。”江州知府范山范大人恭敬说道。

  裴安安排了几个人先去他们下榻的地方将行李放好, 然后对着江州知府说道:“先不急着去, 现在我们先进府衙,你再细细地将此地的情况说与本殿下还有杨大人听, 这样我们接下来对江州的情况也能更深入了解一番。”

  “是,殿下请。”江州知府引着二皇子并杨云清进了府衙里面。

  接下来范大人便按照二皇子殿下的要求, 将此次大旱江州的受灾时间, 受灾范围之内的大概人数还有受灾的田地多少一一汇报了出来。

  “以上便是这次的江州大旱的具体情况的。下官惭愧, 没能提前发现大旱开始的端倪, 幸亏皇恩浩荡,派殿下您还有杨大人来江州这赈灾, 这可真是我江州百姓之福,下官在这替江州的百姓还有诸位同僚谢过殿下还有江大人了。”

  裴安他作为皇子,这类恭维的话并没有少听, 所以并未对范知府的这番话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他只是点了点头, 然后道:“江州没有往年陈粮了吗?父皇不是已经下旨允许江州可开仓赈灾了?”

  范大人一凛, 然后道:“江州这边粮仓中往年陈粮也不多, 而且今年因为大旱, 赋税还没有收上来, 所以就算是开仓赈灾, 这能供支配的粮食也很有限。”

  “义仓呢?里面没有存放粮食吗?”裴安又问道。

  这义仓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像是旱灾或是洪灾过后, 粮食减产的情况而设立的。开官仓赈灾是需要详细上报皇上当地受旱的情况,然后经过皇上批准后才可以的,否则擅自开官仓放粮就是一项重罪。而义仓它主要是通过向百姓劝募, 就像现代的募捐一样,让百姓中的富户和那些稍微富足一点的家庭捐粮,它可以说是一个公积粮仓。

  而在旱灾之时,在开官仓赈灾等皇上批准的期间,地方政府便可先开义仓暂且应对旱情。只是义仓却不是所有的地方州县都设立的,毕竟还有许多地方穷的连赋税都收不上来,怎么可能再搞个义仓呢?但江州它不在此列,江州这边是有义仓的。

  范大人没有想到这个二皇子居然连江州这边有义仓都知道,“回殿下,义仓里的确也是存放了粮食的,但是这次旱灾范围太大,开仓放粮没两天,那义仓的粮食便告罄了,之后还好陛下那边允许江州开仓放粮的旨意下达了,江州这边才能继续勉力维持着几日,但是后面官仓的粮食也没了,后面情况才恶化了。”

  “嗯,本殿下知道了。那些受灾的情况应该已经整理好了吧?先呈上来。”在大周朝凡是在地方上任的官员,对于荒政都是十分熟悉的,可以说是早已经过“上岗培训”过,所以这个时候江州这边的具体情况肯定已经早已备案了。

  听得再多也不如自己亲眼看一看那份记录了解地详细,所以裴安他才在大致询问了一下江州这边的情况后,就要求看那些救灾时候的记录。

  杨云清他这个时候只是站在一旁听着,并没有说话,不过他看着二皇子裴安这番做法倒是让他刮目相看,看来二皇子成长了不少。

  “去,将那些备案的记录拿过来给殿下过目。”范大人对着跟在自己身边的典吏说道。

  “是,大人。”

  很快东西就被拿了过来,裴安道:“本殿下就先带着这些文书回去了,等若是有什么事会叫你们的,这里就留给范大人处理公务了。”

  “多谢殿下体恤。要不要下官派人过去,这样殿下有什么事业能让人第一时间过来通知下官。”范大人提议道。

  “不用了,本殿下带的人手很足,谢过范大人好意了。”

  接着裴安和杨云清便去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下榻的地方去了。

  进了那边的书房,二皇子裴安将那摞备案灾情的文书递给了杨云清一半,让他过目,然后自己看了另外一半。

  半响。

  裴安问道:“不知先生有什么高见?这份文书可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杨云清放下手中的答道。

  不过他就接着说道,“但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虽说这些文书上面记载的东西很详细,但是这份文书看起来有些过于呆板了,也就是有点‘假’。我曾经在沔阳那边做过知州,当初沔阳那边刚开始也是洪灾频发的,我亲眼过目的文书不知有多少,所以看着现在这些,就直觉有些不对。不过这里面倒也不是全部是假的,也有不少应该是真实的,但是其余的地方,估计是范大人因为一系列原因,而让人虚报了。”

  裴安眉头一皱,道“要不要让人去将范大人带过来?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虚报灾情都是一项重罪,毕竟这可是关乎数万百姓的要事。”

  杨云清拦住了二皇子,道:“先不要,我猜这里面估计有不少故事,先按兵不动,若是打草惊蛇就不好了。可以先让人去暗中查探,我们先和这个范大人周旋几天,放松他的警惕。”

  裴安他点了点头接着又召集了他的幕僚商谈了一番,最后制定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就等着把证据都查到手了。这个范大人是肯定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这犯得事有多大了。

  第二日,杨云清他便和二皇子出去赈灾。城外还有城里面的施粥棚很多,每个施粥棚都排起了长队。因为在朝廷派人来赈灾之前,江州这边的赈灾就已经因为粮食告罄中断了七八天了,在这个期间,死了不少人。

  现在百姓一见有施粥的,都是不要命地往前挤,在施粥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好几次械斗,还好被官兵制服了,到了今天状况才好上了一点。

  裴安和杨云清一个是大周朝的皇子,一个是内阁的次辅,他们的重量是足够了。当着百姓的面,他们亲自为百姓施了一上午的粥。

  中午的时候,二皇子他站在一个临时搭建出的高台上,很有皇室的威仪,而杨云清则开始安抚百姓。“朝廷已经从各地掉粮食过来了,现在这些粮食吃完,后面的粮食很快也就能到了。陛下既然现在已经派了本官和二皇子殿下来江州,那就代表着不会不管你们,所以接下来诸位可以放心了。”

  杨云清他尽量说得简单点,并未说那些官文,好让这些百姓可以听懂。

  而下面那些聚集过来的百姓,听完杨云清的话,又看了看台上的皇子殿下,的确是安心了不少,在接下来的施粥过程中,或许是因为确实安心了,知道这次的赈灾应该不会像前面一样,突然就中断了,他们也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比起之前,便很少再发生了冲突。

  “大旱之后必有大灾”,因为在大旱期间,作物不生,禽畜不长,饿殍遍野,尸体腐烂就很容易产生瘟疫,所以就需要早做措施加以防范,但是这些都是范知府的事情,杨云清和二皇子只需要在吩咐过后等着他将那些制定好的措施呈上来就好。

  “那些人的家属都处理完了吗?”书房外有人把守,范大人在书房内和心腹说道。

  “属下已经派人去了,但是因为二皇子带的人一直在和灾民混在一起打交道,下手有些困难。”心腹有些为难地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因为食物而发生冲突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二皇子似乎已经感觉不对了,正派人在查探,若是再不动手,很快就会查过去。你尽快收买一些灾民,让他们趁乱杀了那些人。”

  “大人、”心腹刚要说话,便被打断了。

  “怎么,难道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范大人厉声道。

  “是!”心腹知道要是再说下去,大人肯定觉得自己办事不力,所以只能把想要说出口的话咽下。

  只是出去之后便有些犯难了。现在因为二皇子还有那个杨大人的到来,百姓都安生了不少,再加上源源不断运送进江州的救济粮,灾民中发生的冲突的情况已经很少了。现在若是他收买灾民趁着混乱杀了那几家人,最后肯定会很显眼,一下子就会引来注意,到时候二皇子那边觉得不对肯定会派人调查,这样就是他们主动暴露了。

  所以他得想想到底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