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章无聊人起风波(1 / 2)





  张雅慧的中考成绩已经下来,上湖滨中学没问题,上一中还差四十分,这个结果比预想的要好。张金生记得他当年中考时距离一中分数线差了八十多分,这么看,自己其实不如妹妹。至于怎么上一中,张金生则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一中虽然高冷,却是有钱就能上。

  无非就是一两万的借读费,算得了什么。

  所以中考结束没多久,张金生就把张雅慧叫到了南州,先让她熟悉一下环境,等她能独立担当照顾母亲的责任时,张金生才回去把父母接过来,安排老母住进了省立医院。

  张父在医院呆了一天就要回去,说家里需要有人看顾。老父亲这么做,其实是另有打算,张金生有个大表姐在南州做月嫂,最近失业了,她两个孩子开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想借照顾张母的机会赚点钱。

  张父对张金生说:“你表姐夫在的时候对我们家很照顾,如今他不在了,丢下孤儿寡母日子很难熬,能帮就帮她一把吧。”

  情况既然是这样,为父亲准备的房子暂时就用不上了,张金生让郭澜澜陪妹妹一起住,做饭煲汤,开车接送。

  不知为什么张母却不喜欢郭澜澜,问她原因又不说,问急了,就说这丫头面相不好,而且心机很深,不是个贤妻良母的像。

  这话她没有直接跟张金生说,而是说给大表姐听,由大表姐转述。

  在张金生面前,她只是抱怨郭澜澜家庭条件太一般,她母亲体弱多病,没有正式工作和退休金。郭澜澜的父亲虽然是个干部,但只是个副科,拿的钱不多,也没什么权力。

  随着儿子的出息越拉越大,张母的眼光也越来越高,等闲的女孩还真不入她的眼。

  不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张母的态度有所改变,因为她发现郭澜澜不仅人长的美丽大方,小嘴也甜,心灵手巧很勤快,更主要是听话体贴,对她这个准婆婆简直是言听计从。不管她怎么刁难她,折腾她,她也绝无一句怨言。

  “考察期”过后,张母就认下了这个准媳妇,再不说她坏话了。

  张雅慧和郭澜澜很快就混熟了,现在一口一个嫂子,连澜澜姐都不叫了。

  张雅慧晚上和郭澜澜去彩云居睡,白天去医院照顾老娘,因为有大表姐在,实际也没什么事,所以得闲就四处闲逛,起先由郭澜澜陪着,后来熟了以后,更喜欢一个人出去。

  郭澜澜思念张金生,就打电话叫他来一趟,张金生不肯,说屋里有妹妹的气息,暂时不便出现,郭澜澜就偶尔到他的金辉公司办公室,偷偷摸摸,聊解相思之苦。

  她现在很明白自己的位置,所以尽管十分辛苦,却能咬住牙坚持,替张金生稳定后方,照顾好未来的婆婆和小姑子。

  清查资产的风暴很快就南州学院刮了起来,而张金生则是首当其冲,刘看门召开会议,说要对校园资产进行重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银瓶山南路2号因为离学校最近,自然成了风暴的中心。这块地现在属于学苑印装的资产,南州学院印刷厂重组后,张金生的金辉食品跟后勤集团签了一个补充合同,厘清了双方权责,程序合规合法,并无任何漏洞。

  程序上既然找不到破绽,刘看门就打出了资产评估这张牌。

  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银瓶山2号房地产进行重估,评估结果显示,当初后勤集团与金辉食品签订的租赁合同明显有问题,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而且在重组印刷厂时,这块“风水宝地”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使得学校在学苑印装中的股份明显偏低,属于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得到这份报告后,刘看门在后勤系统干部会议上破口大骂,口口声声说有人内外勾结,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声称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说到激动处,他指着自己的秃头说以头上的乌纱帽为担保,不将蛀虫绳之以法,绝不半道收兵。

  这天晚上,张金生去医院看望母亲,医院方面已经做好手术准备,就等约请的专家一天后从上海到南州来了。张母表面镇定,内心其实很害怕。梅表哥听说此事,就跑回老家,把张金生的父亲从修路工地上拉了过来。

  有老伴在身边陪伴,张母心安了不少。

  张金生就叫梅表哥到下面茶厅坐坐,四金公司刚刚起步,事情千头万绪,梅表哥的事很多,这次来除了看望张金生母亲,也是为了学校资产清查的事。

  学苑印装的厂房、办公楼工程都是梅表哥做的,所以对重组南州学院印刷厂的事,他还是清楚的。张金生重组印刷厂是为了拿地,所以重组过程中是很厚道的,并没有占学校的便宜,这次重组真正得利的是南州学院。

  但这种事,你自己说了不算,得当权的领导说了算,朱副院长走了,有人要拿这事做文章,鸡蛋里挑骨头,你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