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第89节(2 / 2)


  筹谋了这么久,妙娘真想知道若是那些人虚伪的皮被揭开,该会如何?

  安廷和薛氏过来的时候,妙娘已经收拾妥当,薛氏见了她,久久无法言语,若说以前她见到的姑姐有倾城之色,今日却是让人无法挪开双目,这种绝色是没办法用言语形容,一个“美”字形容她都是很俗气了。

  嫁给顾安廷时,薛氏就对这位大姑姐非常好奇,因为她时常听人说顾家之所以有今日,完全是因为结了一门好亲家的功劳。固然,她公公顾清沅是个有本事的人,但是若无人给你这个机会,你即便有满身的才华,也无处施展。

  其中,正因为这位大姑姐美貌动京华,又兼知书达理,以一介寒门之女,嫁到了鼎甲豪门世家。

  端看程家所用器具,都与别家不同。

  别家用器具,譬如这茶盅,旁人家喜欢成套买,程家却是每一盏茶具都是与众不同,精巧万分。

  再有茶点,每一次来吃都是不同的,从未有重复的。

  故而,第一次见妙娘时,她就抱持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来的,却没想到大姑姐也没有因为自己美就如何,反而跟小姑娘似的,时常嘻嘻哈哈,会皱着眉头说她夫君喜爱那种繁复花纹的荷包,所以她绣起来会很累。

  她还会谈论诗词歌赋,目前京中最时兴的书她没有没看过的,非常的像待字闺中的姑娘,每日无甚大事,看看书写写字,最多有时候做做女红,还会抱怨自己手酸。

  你和她相处,不会觉得这是个妇人,成了亲的女人一般嘴里都是说的儿女经,要不然就是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官夫人们更喜谈论官场八卦,这些在大姑姐的身上浑然见不到,你会觉得她就是她。

  这个人非常鲜活,你和她在一起,你也只是你,不会有人时时刻刻提醒你你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嘴里浑然讲的是哪里的家务事,似乎没有半刻的喘息之时。

  说来也让薛氏觉得反常,其实程家主持中馈不是一般的累,姐夫从外表看也并非温柔小意之人,大姑姐上头还有公婆跟着,下面三个孩子,按道理而言,她应该是最累的,可她就是显得比同龄人要更年轻更无忧一些。

  就像现在,她还比着一支簪子道:“你看是不是还是戴这一支比较好?那一支虽然大家都说好,可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这一问拉回了薛氏的思绪,她笑道:“都好看,我并不太会选。”大姑姐今日这个妆容,太似姮娥的清冷了,又带了几分楚楚可怜,这世上怕是没人见到她这样的人会侧目,忍不住对她好的。

  可今日出去踏青的,不是应该往明媚了化吗?为何她要如此梳妆呢?薛氏想不通。

  第136章 仙女救人

  望风坡上行人如织,不少达官贵人也选择今日来踏青,不远处的崔云冲却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他奉皇上旨意要调查顾妙娘,当然不会被她的表象迷惑。

  说起来崔云冲做锦衣卫指挥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人心的阴暗面他见的简直不要太多,他们锦衣卫办事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有听命于皇帝。但程晏夫妻的确是他非常讶异的一对夫妻,程晏此人年少身居高位,私生活却干净的像个和尚,每日除了议事就是办事。

  为了了解地方百姓的情况,每一任地方官上京,他就会上门拜访,把各处情况都勘察成册,可以说是非常有心了。

  所以锦衣卫查他也是最累的,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都晚,天天案牍劳形,连家都顾不上。

  至于这顾氏却是程晏的另一个极端,她固然也管家,但是大多数时候非常清闲,不是因为事情少才清闲,而是因为事情多,但是她处理的非常快,大多数的时间,她都用来读书写字还有和孩子们一起玩儿。

  二十多岁的人了,还会很有童心的折那种所谓的千纸鹤,说什么一只千纸鹤代表一个愿望。

  以前崔云冲从未听说过这个说法,不免觉得矫情。

  但看她管理内宅的雷霆手段,你又不会真的相信这是个毫无心机的女子,这个平日生活形成反差,这个人知道世故,但并非是很世故的人。

  她对周遭的朋友还有亲戚都是淡淡的,但是对老百姓却非常友善,热衷于做善事,可是不拒绝名气。

  这一点这俩夫妻都一样,他们不像传统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她们做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但也从不会掩盖自己的功劳。

  只不过,程晏脾气太臭了,也太严厉,大多数人在他面前战战兢兢,包括年纪大的官吏都是如此。但顾氏却温和可亲,不,也不算是温和,但是非常能够吸引人,不仅仅是因为姿色,更因为性情,她让所有的人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没有办法挪开目光了。

  说来也奇怪,他崔云冲也不是没见过美人,到他这个地位了,想要娶什么人,都可以娶得到,美女也不知道见过凡几了,但顾氏真的非常特别。

  按道理来说,这个顾氏生了三个孩子了,无论谁都觉得她即便不是人老珠黄,但也是跟妇人挂钩了,哪个男人不喜豆蔻少女。八十岁的老头子都想着一树梨花压海棠呢,但顾氏就是对人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她身上散发的是一种暖光,这种光能温暖他人,却又从来不灼伤他人。

  本以为顾氏寒门女,怎么也会有心计,可见了她的面他才知道为何程晏这种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应该是最在乎名声的,但是却不在意那些纠葛,甚至横刀夺爱要娶她。

  你看着她,就觉得任何问题都迎刃而解。

  崔云冲在心里冷笑,这样的人也难怪太后要除之而后快,但是即便顾妙娘再好,也注定了要成为刀下亡魂。

  她在程家管家,又格外小心,所谓的投毒暴死都让她避过去了,况且她时常和他儿子女儿们一起用膳,旁人也不敢轻举妄动,程晏又不是纸糊的,他只是现在还不知道这些罢了,若是波及范围这般广,你即便是皇家又如何,人家要报仇,你也挡不住。

  所以,今天的望风坡,便是顾妙娘的葬身之所。

  只是崔云冲有些可惜罢了,这个人本身就没错,错就错在你的位置是皇家想要的,他作为锦衣卫,也只是执行罢了。

  妙娘此时正和龙凤胎在一起玩儿,倦哥儿是和舅舅舅母坐同一辆马车,安廷虽然讷言,但是倦哥儿话多,只要他问安廷,安廷绝对不会像旁人敷衍小孩子,都会非常认真的解释。

  况且,倦哥儿现在读书也好几年,识文断字,并非是无知孩童。

  马车内,麟哥儿脸上也带了几分雀跃,他仰起头问妙娘:“娘亲,望风坡人是不是很多?”

  “那是自然的,不过你们放心,娘早就让仆从去圈了一个地方,亭子也提前先占好了,咱们到了就尽可以去玩。”妙娘摸了摸儿子的头。

  她穿越而来,一路上并没有什么金手指,要说唯一的金手指就是知道这些原书的剧情,但到底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林寒哲也和书里出现了偏差,按照书中所言林寒哲外放三年便被调入京中,从此平步青云,但现在还窝在辽东做同知。

  故而,即便知道原书剧情,但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改变过的世界了,比如程晏活下来了,他甚至考中了状元,二十七岁就已经是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很有可能要更进一步做堂官,而在书里把她扔进教坊司的程晷去了礼部而非京兆尹,程晷现在也没有能力把她顾妙娘如何,长房甚至现在还某种程度听二房的话。

  所以,她只能靠自己的判断了,荣康郡主是第一步,这位郡主不像福懋郡主常居宫中,她靠着文会和京中皇族还有世家大族都有牵连,而妙娘在这些人中就是想和蔡家往来。

  是的,就是安平公主所在的蔡家,若她没记错,书上男主林寒哲最大的对手就是蔡驸马的儿子蔡雍。

  此子稚龄便与常人不同,被人誉为神童,但他最出名的并非是才学,反而是刚正不阿的性格,他向来不阿谀权贵。他十岁时,就状告其父杀妻,当时闹的非常大,那时在京兆尹审理的人正是程晷。程晷性情圆融,颇有其嗣父程清所谓的老好人风格,故而想压下此事。因为当时林寒哲深受皇帝宠幸,不欲为此事和皇帝闹翻。

  况且,林寒哲和蔡雍之父蔡驸马关系非常好,甚至变法某种程度是蔡家全权支持。

  林寒哲虽然内心很同情蔡雍,但是他从宏观上又觉得变法重要,当然把此事从另一个角度向蔡雍说明,比如他母亲甄氏要死,不仅仅是蔡家害的,甄家也是同意的,毕竟之后甄家也是升官发财了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