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方太后见状便略微一惊,也发觉自己的确是有些失态了,低低头,便又立即恢复了素日的慈爱端方:“陛下在外头可用了膳了?”

  赵禹宸点点头,方太后却仍不放心:“用过了想必也都是些冷食,明个才是寒食,今日便着急吃那一肚子冷的,也不怕积住了,半屏,先给陛下上一碗热茶来。”

  赵禹宸仔细的瞧了瞧,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此刻,便仿佛从母后的关心里瞧出了几分不同于以往的真心来。

  只是之前偶然听见就罢了,对着嫡母长辈,赵禹宸向来不会主动去窥探太后的心思,此刻便也并不上前,只仍旧隔在三步之外,开口应了,便果真接过热茶来浅浅的啜了几口。

  是不是真的又如何,赵禹宸垂了眸,心中冷淡,他早已登基成人,又不是几岁的懵懂幼儿,还离不得娘亲的怀窝窝里,不论太后如何待他,他只按着礼法,好好孝敬,只求无愧本心便罢了。

  “陛下,太后娘娘。”说话间,帘外苏明珠行了进来,与两个福身行过了礼,便主动与太后笑着问道:“陛下送给您的白狐您可瞧见了。”

  方太后闻言果然一笑,亲自便带了刚进来的苏明珠去瞧放在一旁的木笼:“你看看,这狐狸,原来是长这幅模样!”看罢之后,苏明珠扶了方太后回来,太后还在似模似样的叹息道:“陛下是有心,只是将这东西给哀家送来,也实在是瞧着不像回事。”

  “您这是什么话?”苏明珠便狡黠一笑:“咱们陛下又不是那等死板教条之人,陛下最是孝顺,只要您高兴,还说什么像不像话不成?陛下您说是不是?”

  赵禹宸放了茶盏,回过神,不甚在意的点头应道:“是,都已出了大孝,母后也不必总是守着女红古籍,过得古井一般,也该给自个寻些乐子了。”

  说叫她寻乐子,过得松泛些话,这是第二次了,方太后的面色便忽的一顿,她转过头来,忽的瞧了一眼赵禹宸,只是极其浅淡的笑了笑,并未开口。

  但因着正好行到了自己身前,赵禹宸耳边却仍旧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一句复杂的叹息:

  【虽说一脉相传,可皇儿是皇儿,与先帝,终究不同的,倒是哀家想错了……】

  皇儿这称呼赵禹宸竟还隐隐有些印象,那是在极小的时候了,应当还是不怎么会走的岁数,那时候母后便会将他搂在怀里,一声声的叫着他“皇儿、好皇儿,母后的乖乖小皇儿……”等得他被封为太子,这称呼便少了许多,渐渐的便再也不曾听闻过,母后对着他便只会规规矩矩的称呼殿下、陛下了。

  听见这一声“皇儿,”方才还在冷心冷意,想着只求自个无愧无心,太后如何都与他无干的赵禹宸,便只觉着心头叫谁猛地攥了一把似的,他愣愣低头,又啜了一口茶水,分明是暖胃的温茶,喝在嘴里,却不知为何竟尝出了些酸涩微苦的滋味,叫他一时间几乎说不出话来。

  太后与苏明珠却是未曾发觉到他的出神,明珠扶着太后在落了座,便闲谈着问起了诸如宝乐怎的未见,下午去可曾上马,学的可顺利之类的闲话。

  正在这时,魏安躬身行了进来:“禀陛下,袁家的两位少爷在外头,想要与陛下、娘娘谢恩。”

  袁家的两位少爷,便是前几日被人所害,下朝路上便摔断了腿的那一位兵部左侍郎家的儿子,被明珠提醒之后,赵禹宸便当朝下旨不必再升旁人,只等得袁大人腿伤好了,还继续任这兵部侍郎之职,之后,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将原本身有残缺者不得科举为官的祖制都一举去了。

  此乃仁政,果然与赵禹宸之前所预料到的一般,略有些波折,却也变得还算顺利。

  既是借着袁侍郎的事开的头,赵禹宸便索性不但派了太医去袁府守着为袁侍郎好好治伤,且还顺势召见了袁侍郎的两个儿子,对其诸多恩赏,连这次的游猎,也特意的带了袁侍郎的两个儿子来,算是将这礼贤下士,善待臣下的任君名头真正落到了实处。

  袁氏也的确都是知恩图报,这两个儿子,但凡面圣,便必定要诚惶诚恐,动辄便要替家中老父与一家子,一次次的叩谢陛下隆恩。

  赵禹宸闻言,深吸口气,便起了身,与太后娘娘道:“母后且坐着,儿臣先去前头了。”

  “好,叫贵妃也与你一道,哀家等等宝乐回来,便一并过去。”方太后带笑应了,瞧着他出去之后,又想到了什么一般,派了半屏追上去,与魏安嘱咐了一句什么。

  赵禹宸无意瞧见了,便叫了魏安近前问了起来,魏安利落躬身一礼:“太后娘娘嘱咐小人,说是山里风大,夜里怕是要凉,记着给陛下多带一件衣裳。”

  【哎呀凉什么啊,守着那一堆篝火,现烤出来一只羊羔子!啧啧外焦里嫩,羊肉又性热,一只羊腿子啃下去,多大的山风也撑得住!要说在这外头就是好,在宫里一片片的烤着,哪里有这一整只来的舒服?】

  赵禹宸魏安的这心声里回过神来,便忽的有些释然一般一笑,摆摆手,便示意魏安退下去。

  一旁苏明珠瞧他一眼,有些奇怪问道:“陛下这是高兴什么?”

  “想通了一些事。”赵禹宸神色轻松的摇摇头,却不与她多解释,只是一派轻松的当前往前行去。

  苏明珠眨眨眼,便也不再多言。

  到了内围的御座之前,阶下角落处果然有两个人影,远远的瞧见了他们之后,便恭恭敬敬的跪候着,格外认真的行了大礼。

  看到这袁家的兄弟两个,尤其是立在后头的袁家二子之后,赵禹宸的面色便忽的有些微妙了起来,他抬手虚扶起,极快的示意两人起身,便立即疾走几步,上了台阶之上。

  但即便如此,他而耳边,还是格外清晰的听到了一句格外幽幽远远的唱曲儿:【咿咿咿——呀!啊啊,啊——】

  赵禹宸深吸口气,脚步匆匆的行到了案后坐下,这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他自从有了这读心术,在朝堂之上见的人当真已不算少了,其中有忠臣、有奸佞,有满心的忠肝赤胆,却是不知变通,将治下理的乱七八糟的且自个还不明缘故的,也有那等心思绕出九九八十一的个弯,虽不清廉实则却是治国之能吏的。

  当然,其实更多的还是些庸碌凡人,心中乌七杂八,皆是满腔琐碎道不值一提的。

  人心之复杂难测,瞬息百变,这几个月来,赵禹宸当真早已知道了个清清楚楚,但饶是如此,赵禹宸在第一遭见到这袁家的小儿子时,仍旧是颇有些无措。

  没错,袁侍郎的这个二儿子,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却不爱旁的,只爱听这昆曲儿,心爱到连面圣的时候脑子里都一直在不自觉的哼唱曲子,虽说他唱的其实还不错,但是他常常只拿这么一两句在心里翻来覆去的琢磨,来来回回的换音调换声腔,天知道分明听得是心里哼出来的曲儿,怎的还能比真唱出来时还愈发觉着悠扬婉转!

  总而言之,这袁家二子的心声赵禹宸但凡听上一次,便是实实在在的余音绕耳、三日不绝,且来来回回,绕的还当真就是这一句,实实在在的绕的赵禹宸脑壳子发晕!

  因着这个缘故,赵禹宸对着人,心下实在是有些害怕,偏偏他还要给袁侍郎这个体面,却不能表现的太过冷峻,只将身子紧紧的靠在御座上,强撑着面色温和的与他们两个问过了袁侍郎的腿,又抚慰了几句,见着后头太后娘娘也带了宝乐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顺势打发了这兄弟两个下去。

  只是等得他看见了跟在母后身后,一并过来的人时,眸光一凝,刚刚才放松了几分心情,便又一次沉了起来。

  事实上,不光是赵禹宸,便是苏明珠见着这人后,都也一并忍不住的皱起眉头,心下也生出了满满的嫌弃来。

  而有这般威势的,自然正是梁王无疑。

  苏明珠与赵禹宸一道起身迎了太后入座,梁王亦是俯身行礼,这般一错开,便露出了后面一个身形纤细,身着水绿罗裙的女孩,

  “这是本王的女儿,取名叫巧云的,今个儿特意带来给太后与陛下请安。”

  苏明珠一愣,便立即直起了身子。

  梁王实际上是生了一个女儿的,提起来时,说是梁王府上的小郡主,其实却不过是口上的尊称罢了,非但不是王妃嫡出,甚至连个妾生子都不算,只是一个不明不白的婢生之女,乃是梁王在景山守陵之时,长到十几岁,因着身边无人张罗,便叫身边的侍女服侍着通了人事,不妨便有孕生下了一女。

  这样的出身,即便是落在皇家里,到底也是有几分说不出去的,梁王之前回京,虽也带上了这个女儿,但因着梁王还未娶妻,府中无人操持,这所谓的小郡主便也只是深居后宅,从不曾现于人前过,苏明珠之所以知道,还是因着两年前,这孩子上元节去街上瞧花灯,险些被拍花子拐了去,多亏了明朗遇着,出手相救。

  不过也正是因着这一桩事,梁王这个不要脸的才借着“救命之恩”的说头越发贴上了苏家,甚至还自作主张将弟弟明朗都送进了龙羽卫来。

  苏明珠这会儿借着席间的火光看去,个子不高,低着头,有些怯怯的模样,瞧着倒是十分的文静,丁点瞧不出什么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