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他问她:“你是谁?”

  当时她回:“姜青诉。”

  他又问:“为何磨墨?”

  她道:“写一首诗,让人带出去交给他。”

  “给谁?”

  “吾皇……万岁。”

  于是那首诗,她写了前一句,后一句字如劲风扫竹,却是单邪写的。那段记忆错乱的状态,必然是她在牢狱之中最浑浑噩噩的时候。后来她看着诗,心想就算写了,也未必会到那人手中,即便交给他了,他也未必会看,看了,也未必会来,于是烧了。

  于是……次日白天,她才在房内发现一张有自己字迹,却不知何时写过烧了一半的废纸。

  “白大人觉得如何?”钟留的声音将她从脑海中的记忆里唤醒,姜青诉愣了愣,眨了一下眼睛清醒过来,骤然发现自己一直盯着单邪看,于是将视线落在了窗外,道:“无碍了。”

  钟留松了口气,对着不能说话的沈长释道:“咱们也保命了。”

  沈长释:“……”钟留保命了,他早就死了好不好啊?!

  姜青诉瞧着街道上好些人在往一个方向跑,嘴里说着什么,于是问:“他们是去哪儿?”

  “看戏。”单邪道。

  “琅城还有戏班子呐?”姜青诉有些兴趣:“我们也去瞧瞧吧!”

  琅城没有戏班子,他们跟着众人走的方向,是去梅庄。才短短一夜的功夫,梅庄里面的人都快跑空了,下人们结了钱财都离开,只有一些曾经跟在李老爷、李慕容手下办过事儿,从小在梅庄长大的人还留着打扫院落。

  “不用赶我自己走!你们这神叨叨的地方,我还不乐意待!”一男子从梅庄里头急匆匆地跑出来,身后梅庄的老管家拿着笤帚跟着打:“滚滚滚!都别来!”

  七旬的老人瞧见门口围满了人,于是一哄:“都别围在这儿!不然我告官去!”

  “哟,你还敢告官呢!昨个儿还好好的庄主夫人,今儿个就死在宗祠里了,好些人都瞧见了,你们庄主半夜疯疯癫癫从宗祠跑进跑出的,要我说,那夏庄就不是个东西!想夺了李家的财,还嫌李慕容无子出,这才起了杀妻之心呢!”

  人群中有人道,随后众人都附和。

  “呸呸呸!你们不知真相,在这儿乱嚼舌根,小心明个儿断了舌头烂了嘴!”那老管家说完,砰地一声把门从里头关上,这热闹才算是散了。

  人群来得快,去得也快,方才还挤满了人的梅庄门口,就剩下姜青诉单邪四人,和两口石狮子。

  姜青诉盯着梅庄门前挂着的牌匾,李府二字有些旧,竟然斑驳了,下了几日雪的琅城从今日开始放晴,石狮子头上的白雪融化,雪水顺着狮子眼角滑下来,倒像是狮子哭了。

  风过正门,姜青诉叹了口气,道:“世人皆薄幸,只可惜李慕容痴心无悔。”

  单邪朝姜青诉看了一眼,问:“你如何知世人皆是薄幸?”

  姜青诉愣了一下,指着梅庄大门说:“我看见了,夏庄昨夜吓傻了,疯跑出去呢。”

  单邪双眉微抬,嘴角勾起一个若有若无的笑,然后大步朝前走去。

  姜青诉嘶了一声,回头朝沈长释问:“他怎么了?我说错了?”

  沈长释:“……”

  钟留嗨了一声:“沈哥都和我说了,白大人误会了,夏庄是跑了,不过跑出去又跑回来了,只可惜回来之后梅灵不在,李慕容也走了。夏庄手拿胭脂盒与桃木梳跪地抱着李慕容的尸身大哭,保不齐……现在还在李府宗祠内守着尸身神思混乱呢。”

  姜青诉一顿,猛然朝李府瞧过去,碧空如洗,昔日户限为穿的李府,而今只有刮过的风声里,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哭泣。

  姜青诉低声喃喃:“既不在意尸体,又何必在意妆容。”

  钟留道:“那可是人啊,人谁不怕鬼,不怕妖灵?我想他是真的被梅灵给吓出去,又是真的爱李慕容而跑回来吧,唉,现在说这些也无意义,总之梅庄之事已了。”

  姜青诉眼眉低垂,又笑:“是啊,也无意义。”

  然后转身朝单邪追过去,笑容加深:“单大人,别走那么快,我们来聊聊世人究竟是薄幸多还是有情多吧!”

  走在前头的单邪给了她四个字:“不感兴趣。”

  “啧,冷着一张脸多无趣啊,沈一直都说你很冷淡呢。”姜青诉哎了一声。

  沈长释:“……???!!!”他冤枉!他没有!

  钟留扑哧一声笑起来,也跟着姜青诉单邪,四人在李府门前消失。

  据说后来李慕容之死还闹来了官府,有人说是夏庄杀妻,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官府见梅庄出事儿,想要捞笔横财。当时梅庄出了大半资产才将此事压了下去,李府大门从此没开,梅花生意也没再做了。

  后又有人说看见过夏庄,李府老管家过世后他不得不出来买些吃食,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布衣布鞋,蓬头垢面,吃食总买两份,还都是甜食,饥肠辘辘也不见他先吃,非得揣在怀里带回李府。

  仙人折花枝,梅庄敛金财。玉子随信到,食香数百载。娇娃藏核笑,入土梅花来。春始又逢君,脉脉情窦开。绛唇点胭脂,凤冠头上戴。便作姻缘起,生死两相散。

  有道是,遇仙遇鬼,福祸难辨。

  作者有话要说:

  ps:关于文中:长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为《子夜歌·长夜不得眠》。

  我那口水诗写得丑,见笑了。

  第22章 长生碗:一

  “咱们大昭已到光永十二年,大伙儿说说,自那南夷与我大昭战火三年落败之后的今天!是不是一直国泰民安,百姓家家有鱼有肉吃?”站在高台上的人说这话时一挥手,台下众人跟着起哄:“是!是啊!”

  那高台上的人穿着长衫,头上戴着顶小布帽,两鬓花白的头发,手中握着扇子大把挥风。这天气热得很,台下一排排坐在这儿喝凉茶的都是来听书的,说书的隔壁便是个凉茶摊,老头儿说书,老婆子给大伙儿端茶送上瓜子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