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1 / 2)





  陆徜正陪着明舒站在宋清沼之后,闻言亦抱拳道“学生同意宋兄之言,另外杨子书死亡时间若真在一炷香之内,那他应该是在我们在崇明堂听殿下与陆大人品评文卷到参加书院这段时间内遇害的。今日是殿下与陆大人驾临书院的大日子,书院倾巢相迎,院内所有先生与学子应该全部到场,其余管事杂役各司其责,都在待命,殿下与大人何不命人查查这段时间内,不在现场又无法证明行踪的人。”

  他说完这话,宋清沼便转头看了他一眼。

  一语惊醒赵景然,他拍着扶手道“传吾之令,所有学子即刻原地坐下不准随意走动。清沼,你陪徐山长一起清点学子,查实院内所有人的行踪,但凡行踪可疑者,都带过来问话。”

  徐山长的脸色白了白,还是与宋清沼一起应下。

  明舒转头看了眼何师娘,何师娘正被林大娘扶着站在廊下,也是一副要晕不敢晕的模样,她叹口气,回过头来,恰逢赵景然道“陆徜,那你……”

  经过刚才一番考校,陆徜之才已入三皇子之眼,他有意考验陆徜能力,可开了口却忽然不知要吩咐他什么。

  “殿下,不妨让我们去找找箭筒吧。如今被找到只有袖箭,箭筒却不见了。凶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犯案,必然不可能有时间处理箭筒,也许藏在身上,也许怕人发现随手丢弃了。环涛馆后面不远处,是竹林境的小竹林,凶手既然是从屋后窗户射杀杨子书,那定从后面逃离,有可能将凶器抛弃在小竹林中。”

  开口的是明舒,她已从袖中摸出自己的小本本,当时跟着林大娘摸清书院路线时所画的布局图,如今派上用场。

  她将手册打开,翻到有环涛馆的这一页,墨迹勾勒的简图上清晰可见四周布局。

  “你是刚才第一个进入案发现场的人?”赵景然看着她手里的图问道。

  “回殿下,正是民女。民女今日跟着何师娘一起随侍三殿下与陆大人左右,刚才因环涛馆的门紧闭,何师娘命民女前去打开馆门,这才瞧见了死者。民女进去之时什么也没碰,也已经把第一眼看到的种种都向殿下的侍卫交代清楚了。”明舒道。

  她言语条理清晰,不止交代了从刚刚到现在的一切举动,还撇清了自己的杀人嫌疑——何师娘他们就是她最好的时间证人。

  很少有女子在凶案现场能有这份冷静,赵景然不免多看了她两眼,陆文瀚却开了口“小姑娘,我瞧你年纪也不大,你不害怕吗?”

  “怕的呀。大人看,我的手都在发抖呢。”明舒把手臂一抬,手中握的小书册果然正微微颤抖。

  陆文瀚闻言却是一笑,似乎被她逗乐,语气越发温和“你既然害怕,为何还要查?”

  “可能我好奇心重吧。”明舒老老实实道。

  许是她这老实里透出三分狡黠,让人瞧着有趣,陆文瀚唇角扬得更高了些“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明舒……陆明舒。”她说话间看向陆徜。

  陆徜补充道“殿下,大人,这便是舍妹。这几日书院人手不足,所以让她来给师娘帮忙。她性子好动贪玩,若有什么失礼之处,还望殿下与大人恕罪。”

  “原来她就是你妹妹。明舒是吧……来人,给她倒盏温茶。”陆文瀚一边吩咐,一边又朝明舒和颜悦色道,“暖暖手再同你兄一道查案吧。”

  明舒觉得,这位陆大人看自己的目光,说不上来的慈祥。

  古古怪怪的。

  ————

  赵景然又接连下了几条命令,除了调查每个人的行踪与不在场证明外,另又让人查问杨子书的为人、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以及近日他的行踪等等。

  宋清沼被派去查证书院人员行踪,徐山长负责清点学子,何师娘则负责清点后勤。

  而明舒则跟着陆徜带着两个三皇子的侍卫,一起去了环涛阁后查找线索。

  一时间,众人分头行事。

  书院学子总共七十三人,人数虽多,却是最快清点结束的,因为今日所有学子都跟着三皇子和陆文瀚,因而所有到场的学子不在场证据充分。

  而在这七十三人之中,有三人缺席。

  除了死去的杨子书外,唐离称病,谢熙被禁足,均无法参加今日的盛事。

  很快,这两人就被带到三皇子跟前。

  另外一边,明舒、陆徜与两个侍卫在环涛馆后的林子中展开地毯式的搜查。

  两人一组,弯着腰朝着不同方向搜索,明舒边低头找东西,边和不远处的陆徜说话“阿兄,我觉得那陆大人怪怪的。”

  “哦,怎么怪?”陆徜也在埋头苦找。

  “说不上来,就觉得他看我们的目光有些奇怪。他和咱们都姓陆,阿兄,你说咱爹会不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身世,有个失散多年的兄弟……话本里都这么写的!咱们会不会有个没见过的叔伯,自幼离家,成了大官……”

  明舒的异想天开让陆徜无语“这话你去问阿娘吧。”

  他对他爹的印象,只有家里供的那个牌位,再无其它。

  明舒嘻嘻笑着,忽然发出“唉呀”一声,陆徜转头“怎么了?”

  “阿兄,你来看。”明舒蹲到地上,指着草丛中的某样东西道。

  陆徜箭步到她身边,也蹲地道“有绢帕吗?”

  明舒将随身带的素帕给他,他用帕裹着手,从地上拾起了那样东西。

  一个约六寸长的金色箭筒。

  第37章 抓小手

  陆徜擎起箭筒仔细观察,边看边道“这是袖箭箭筒,六寸长的铜箭筒,单发,它的箭简全长应在四寸左右,和我们从杨子书颈部找到的箭简一致。这种尺寸的袖箭在袖箭中算小的,江湖上常见的袖箭约在八寸长,比这个要再粗一倍。重量……”

  他掂了掂箭筒,又道“这箭筒很轻,虽小却巧,机簧打造精巧,不是江湖上能随便买到的。这么小巧又精致的袖箭,一般是给后宅女眷防身所用,可缚于手臂上。”

  换言之,就是这袖箭极可能是女人所用。

  “阿兄,你看这里,有字。”明舒蹲在他身边,指向箭筒某处道。

  字在箭筒上端,很小,陆徜便捏着箭筒另一头,将箭筒竖近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