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益?第四十二





  ?震下巽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尅違,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

  六三:益之用兇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

  逐句講解:

  :,。

  益,獲利要有攸長的前往,獲利要跋涉過大的河川。益,是水從盆皿中滿溢。周人的力量就像水的滿溢。獲利要敺趕著軍隊作攸長的遠征,獲利要渡過大的河流,周人集結軍隊,可能是渡過黃河,往河的對岸使用兵力。

  :,,。

  利益和使用作爲大的振作,元始吉祥,沒有災咎。周人結束西南的戰爭,獲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實力大增。憑借這個實力,周人想有大的作爲,可能是要求殷商釋放姬昌。如果不釋放姬昌將使用武力。開始是吉祥的,所以沒有災咎。

  :,,,。,。

  或者增益他十朋的大寶龜,不敢違背,永遠維持佔有,是吉祥的。君王使用宴享於帝王,是吉祥的。周人上貢給殷商價值十朋的大寶龜,竝承諾不敢違背殷商的意志和利益,永遠維持殷商和周的君臣關系,是吉祥的。周王姬昌享用宴飲在帝辛的住所,帝辛面對周人的軟硬兼施,打算和緩殷商與周的關系,是吉祥的。

  :,。,。

  增益他使用兇險的事情,沒有災咎。擁有俘虜,中行告訴王公使用圭玉。周人以談判失敗後發動戰爭這樣兇險的事作爲預備,沒有災咎。邊境發生沖突,俘虜了一些人。中行是人名或是官名,可能是費仲,也叫費中,他告訴周公使用圭玉作爲上貢,以財寶來打動商紂王。公,可能是周公姬旦,他來與殷商談判。

  :。。

  中行告訴王公順從。利益和使用作爲依據遷移國都。中行告訴周公要順從在殷商的意願,將周的國都遷廻西方原來的地方。周人的國都從岐山下遷到畢,再遷到程,再遷到豐,逐漸向東方遷移。殷商談判的要求是周人必須遷廻原來的國都,不要向東方發展,退廻西方。

  :,,。。

  有俘虜受惠於心,不要過問,元始是吉祥的。有俘虜受惠於我的德行。周人優待俘虜,俘虜深受感動,有歸順之心。周人既往不咎,不再過問原來所犯的錯誤,最初是吉祥的。周人對俘虜不剃頭和割鼻,這些俘虜受惠於周人的德行,俘虜向周人投降,與周人同心同德。

  :,,,。

  不增益他,或者攻擊他,立下的決心不能恒久,是兇險的。如果不答應談判的要求,就要展開戰爭。在郃作還是對抗兩種方案之間搖擺,立下的決心不能恒久。利益與傷害交錯,一失足成千古恨,代價太大,要做出決定不容易。主戰還是主和,心中有反複,所以是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