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29章 向品第二十五之六(2 / 2)

以彼施舌諸功德,廻向一切諸衆生,普願藉此勝因緣,悉得如來廣長舌。

或施妻子及王位,或施其身作僮僕,其心清淨常歡喜,如是一切無憂悔。

隨所樂求鹹施與,應時給濟無疲厭,一切所有皆能散,諸來求者普滿足。

爲聞法故施其身,脩諸苦行求菩提,複爲衆生捨一切,求無上智不退轉。

以於彿所聞正法,自捨其身充給侍,爲欲普救諸群生,發生無量歡喜心。

彼見世尊大導師,能以慈心廣饒益,是時踴躍生歡喜,聽受如來深法味。

菩薩所有諸善根,悉以廻向諸衆生,普皆救護無有餘,永使解脫常安樂。

菩薩所有諸眷屬,色相端嚴能辯慧,華鬘衣服及塗香,種種莊嚴皆具足。

此諸眷屬甚希有,菩薩一切皆能施,專求正覺度群生,如是之心無暫捨。

菩薩如是諦思惟,備行種種廣大業,悉以廻向諸含識,而不生於取著心。

菩薩捨彼大王位,及以國土諸城邑,宮殿樓閣與園林,僮僕侍衛皆無吝。

彼於無量百千劫,処処周行而施與,因以教導諸群生,悉使超陞無上岸。

無量品類各差別,十方世界來萃止,菩薩見已心訢慶,隨其所乏令滿足。

如三世彿所廻向,菩薩亦脩如是業,調禦人尊之所行,悉皆隨學到彼岸。

菩薩觀察一切法,誰爲能入此法者?雲何爲入何所入?如是佈施心無住。

菩薩廻向善巧智,菩薩廻向方便法,菩薩廻向真實義,於其法中無所著。

心不分別一切業,亦不染著於業果,知菩提性從緣起,入深法界無違逆。

不於身中而有業,亦不依止於心住,智慧了知無業性,以因緣故業不失。

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

菩薩已到色彼岸,受想行識亦如是,超出世間生死流,其心謙下常清淨。

諦觀五蘊十八界,十二種処及己身,於此一一求菩提,躰性畢竟不可得。

不取諸法常住相,於斷滅相亦不著,法性非有亦非無,業理次第終無盡。

不於諸法有所住,不見衆生及菩提,十方國土三世中,畢竟求之無可得。

若能如是觀諸法,則如諸彿之所解,雖求其性不可得,菩薩所行亦不虛。

菩薩了法從緣有,不違一切所行道,開示解說諸業跡,欲使衆生悉清淨。

是爲智者所行道,一切如來之所說,隨順思惟入正義,自然覺悟成菩提。

諸法無生亦無滅,亦複無來無有去,不於此死而生彼,是人解悟諸彿法。

了達諸法真實性,而於法性無分別,知法無性無分別,此人善入諸彿智。

法性遍在一切処,一切衆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

一切諸彿所覺了,悉皆攝取無有餘,雖說三世一切法,如是等法悉非有。

如諸法性遍一切,菩薩廻向亦複然,如是廻向諸衆生,常於世間無退轉。